DB2308∕T 197-2024 高油大豆提质增效配套栽培技术规程(佳木斯市)
ID: |
B2866967A5C34AE0B4B75CD7D1595F21 |
文件大小(MB): |
0.21 |
页数: |
6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24/9/3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大豆品种佳豆50 生产技术规程草案,DB2308,DB2308/T 197-2024,高油大豆提质增效配套栽培技术规程,佳木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,2024-08-28 发布2024-09-28 实施,ICS 65.020.20,CCS B 05,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地方标准,DB2308/T 197-2024,I,前言,本文件按照GB/T 1.1-2020《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: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》的规定,起草,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。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,本文件由佳木斯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,本文件由佳木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,本文件起草单位: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、富锦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,本文件主要起草人:张振宇、赵星琪、徐杰飞、王象然、邱英梅,本文件为2024 年首次发布,DB2308/T 197-2024,1,高油大豆提质增效配套栽培技术规程,1 范围,本文件规定了高油大豆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、产地环境、整地、种子处理、播种、施肥、,田间管理、病虫害防治、收获及田间档案记录等技术要求,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高油大豆提质增效配套栽培,2 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,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,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,GB 4404.2-2010 粮食作物种子第2 部分:豆类种子,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,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,DB23/T 1671 《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》第四部分,3 术语和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,3.1 精量点播技术,精量播种技术是实现大豆植株分布均匀,克服缺苗断空, 合理密植, 提高产量的主要技术措施,3.2 平衡施肥技术,平衡施肥技术是以有机肥为基础,根据大豆生长需要肥料的规律、土壤本身含肥情况和大豆的产量,情况,调整施肥当中各种营养元素的配比,适当增施磷钾肥以提高大豆脂肪含量,3.3 中耕深松栽培技术,中耕主要目的在于消灭杂草,破除地面板结,放寒增温、促苗早发、防旱保墒。深松主要作用是疏,松土壤,打破犁底层,增强降水入渗速度和数量,减少了由于翻耕后裸露的土壤水分蒸发损失。耕翻作,业宜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进行,耕作深度要因地制宜,既要考虑当地的土质、耕层、耕翻期间的天气,和种植作物等条件,又要考虑劳力、农机具和肥料的情况。深耕深松要在土壤的适耕期内进行,深耕和,深松的周期一般是每隔2~3 年深松耕一次,3.4 叶面肥补肥技术,当大豆出现根部施肥效果不明显时,如在大豆生长后期,根系活力衰退,吸肥能力降低,或者当土,壤环境对作物生长不利时,如水分过多、干旱,造成作物根系吸收受阻,而作物又需要迅速恢复生长,采取叶面肥补肥技术,喷施直接施于作物叶面的肥料,就会迅速补充营养,满足大豆生长发育的需要,施用钾、硫可提高大豆脂肪含量,钼、锰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大豆脂肪含量,4 产地环境条件,DB2308/T 197-2024,2,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 的规定,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 的规定,农业灌溉水质应符,合GB 5084 标准的规定,5 整地,无深翻、深松基础的地块,秋季深翻或深松起垄或耙茬深松起垄;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,可秋耙,茬后起垄镇压。凡秋起垄地块,翌年早春(4 月初)全部顶凌镇压。有深翻深松基础的玉米茬,早春灭,茬也可“原垄卡种”,整地质量:耕翻深度为18 cm~22 cm;深松25 cm 以上;旋耕深度16 cm~18 cm;耙茬深度12 cm~,15 cm,起垄规格:垄宽65 cm~70 cm,压实后垄台高18 cm,大垄规格:采用110 cm 或130 cm 大垄,垄高20 cm,6 种子处理,6.1 精选,播前种子要人工或机械粒选,剔除虫食粒、不完善粒、病粒和杂质,种子质量达到GB 4404.2-2010,的规定标准,6.2 药剂拌种包衣,播前选用药剂拌种包衣,防控地下害虫、苗期害虫及根部病害。100kg 大豆种子用35%多克福种衣,剂1200 ml~1500 ml 加益生菌(超氧化物岐化酶或哈茨木霉)100 ml~150 ml 包衣防治地下害虫及病害,播种前用35 %甲霜灵粉剂约种子重量的0.3 %拌种防治大豆根腐病,7 施肥,7.1 基肥,每公顷施300 kg 有机质含量≥40 %的有机肥,结合整地做底肥一次性施入,7.2 种肥,先根据测土配方检测土壤的养分含量情况,然后通过平衡施肥技术更加合理的配制肥料。调配后种,肥侧深分层施于种侧5 cm~6 cm 处,种下5 cm~7 cm 和10 cm~14 cm 处,侧深施肥切忌种肥同位。肥水,充足地块宜适当少施肥,瘠薄地块宜适当多施肥,8 播种,8.1 播期,当5 cm 耕层地温稳定通过7 ℃~8 ℃即可播种,适期早播有利于大豆脂肪的提高,8.2 播法及密度,采用精量点播技术,实现开沟、施肥、播种、覆土、镇压等连续作业。播种密度水分充足和肥力高,的地块宜稀,岗地和肥力低的地块宜密。垄宽65 cm~70 cm,每公顷种植大豆20 万~30 万株,适用于,一般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的区域;采用110 cm 或130 cm 大垄栽培模式的种植密度为每公顷种植大豆35,万~40 万株,适用于土壤肥力较高和光照充足的区域。密植不利于大豆脂肪的提高,应适当降低大豆,种植密度,DB2308/T 197-2024,3,9 田间管理,9.1 中耕管理,生育期进行三次机械中……
……